17种特定疾病患者不宜接种新冠疫苗的详细解析

17种特定疾病患者不宜接种新冠疫苗的详细解析

正版资料 2025-02-05 生活百科 320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疫苗接种被公认为最有效、最安全的防控手段之一,由于个体差异和某些健康状况的存在,并非所有人都能接种新冠疫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卫生机构的指南,以下17种特定疾病患者被建议暂缓或不宜接种新冠疫苗,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1.未控制的严重过敏性疾病**:

对于有严重过敏史,尤其是对疫苗成分已知过敏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因此应避免接种。

2.急性感染期患者**:

正处于感冒、流感等急性感染期的人,其免疫系统可能正全力应对感染,此时接种疫苗可能影响疫苗效果或加重病情。

3.近期接受器官移植者**:

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以减少排斥反应,这类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应答。

4.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治疗患者**:

包括接受化疗、放疗的癌症患者,以及因疾病或治疗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的人群,他们的免疫反应可能对疫苗不敏感或产生不良反应。

5.严重慢性疾病未控制阶段**:

如严重心脏病、肺病、肝病、肾病等处于未控制或恶化阶段的患者,其身体状况可能无法承受疫苗接种带来的额外负担。

6.孕妇**:

虽然目前关于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的数据有限,但出于谨慎考虑,孕妇通常被建议推迟接种,直至有更多安全数据支持。

7.哺乳期妇女**:

虽然哺乳期妇女接种新冠疫苗后乳汁中是否含有足够量的疫苗成分尚不明确,但为安全起见,建议哺乳期妇女在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

8.近期接种过其他疫苗并出现严重反应者**:

若在近期接种其他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应暂缓接种新冠疫苗,以评估个人对疫苗的耐受性。

9.未稳定的精神疾病患者**:

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处于未稳定期的患者,其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疫苗接种的决策过程及后续的护理。

10.近期接受过血液制品或免疫球蛋白治疗者**:

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可能暂时受到干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11.严重过敏性哮喘未控制者**:

过敏性哮喘患者若处于未控制状态,接种疫苗可能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12.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可能影响疫苗效果或加重病情。

13.近期接受过疫苗接种咨询后被认为高风险的个人**:

这类人群可能因个人健康状况复杂而被认为不适合接种,需在充分评估后由专业医生决定。

14.接受肾上腺素或其他紧急治疗的患者**:

近期有因过敏反应接受紧急治疗的患者,其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立即接种新冠疫苗。

15.近期有严重外伤或手术史的患者**:

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可能因应激反应而暂时受到影响,建议待身体状况完全恢复后再考虑接种。

16.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如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其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可能受到影响,需谨慎评估。

17.长期使用某些特定药物的患者**:

如某些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对于上述17种特定疾病患者及特殊情况人群,在考虑接种新冠疫苗前应充分了解个人健康状况,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疫苗接种,是保护个人健康、减少不良反应风险的关键所在。

转载请注明来自新澳2024最新资料,本文标题:《17种特定疾病患者不宜接种新冠疫苗的详细解析》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